阿拉丁集团
400-0016-111

寻访千年珙桐第二章:初识

2018-02-07 16:11

千里迢迢为珙桐,跋山涉水却不遇。

夜顾茅庐显诚意,千年魅影终得见。


话接上回,作为少数知道珙桐确切位置的人之一,老董对于我们这次旅行,是必不可缺的。茫茫佛顶山,让我们去找一棵树,估计个把月都找不到。


于是乎,我们不顾天黑,决定夜访老护林员,走了好一会山路,才摸到了老董的家门。对于我们的到来,老董那饱经沧桑的脸上,写满不解和意外,从20岁开始做护林员,到现在67岁退休在家,整整40年。为了一棵树穿越大半个中国,这样的事,即使是他也是第一次遇到。

“这么冷的天,快来相火(烤火)的”,老董热情的招呼我们坐到火炉边,大山里和魔都真心不太一样,太阳一下山,立马给我们颜色看,刚刚还暖洋洋,转眼间一个个都开始瑟瑟发抖。

在炭火前坐下后,我再次和老董说明了来意,或许是我们的诚意打动了他,老董终于同意第二天陪我们一起进山去。“你们这群讨闲的家伙,跑这么远就为看这一棵树。”老董说道,“这山里不比外头,说不清的事实在太多,如果你们真的想去,这一路来回,怎么走,都得听我的。”

“好好好,只要您愿意陪我们上山,一切都好说!”我们几个心情激动万分,老董总算是肯陪我们同去了。


“这山里头规矩多,你们明天跟着我走,不要乱跑,该带的东西都带好了!明天早上7点,还是在我家集合,我和我儿子一起陪你们上山。”


翌日,天还没亮,我们如约来到了老董家,一行5人,浩浩荡荡的下山了。

你没看错,是下山,老董家在半山腰,而我们要找的千年珙桐,在佛顶山的蛇岭上,直线距离,地铁两站路,可这一个上山下山,我们这群大兴驴友,瞬间见光死了。因为我们这次,摊上的都是最难走的路。

都说“上山容易下山难”,准备不足的我们,脚蹬旅游鞋就来了。这旅游鞋走走平地,爬爬台阶还凑合,但走在这泥土路上,只能助我们练就传说中的 “平沙落雁式”,幸好牛仔裤够结实,不知道“坐”在地上多少次后,我们终于来到了山脚下。


风水上说,“水随山而行,山界水而止。”有山的地方肯定就有水,而水出现,则意味着山脚到了,老董说眼前这条“河”,叫“细沙河”,名字叫“河”,真心这个只是条小溪。

我们揉了揉摔得生疼的屁股,跟着老董沿着小溪,往西南方向走去。这半路虽然摔得够呛,但毕竟难得到这大山深处,空气好、环境好,即便踩着湿透的鞋子,我们还算是兴致甚高。


“这佛顶山西北面比较平坦,东南面有点陡,”老董跳过一块石头,和上气不接下气的我们说道,“沿着这条小溪,再往前走走,就快到佛顶山脚下了。这珙桐在山的东南面,不需要翻过山去。”


虽说是沿着小溪走,可这真心是有溪没路,走不了多一会,我们就得趟过小溪,走到另一侧,然后前方没路,再趟过来,接着走。


转眼间,眼前出现了一座“桥”,之所以要打引号,是这货实在太原始了,两根原木,一劈为二,四个半根拼在一起,不知道多少年的风吹雨淋,早就烂得不成样子,再搭配上一层绿油油的青苔,那叫一个滑腻腻。


“一个一个过桥,别急,”老董指挥道,“这桥时间久了,不是太牢固。”作为队伍中的非重量型选手,我第三个过桥,我小心翼翼的迈着步子从桥上走过,生怕掉入下面冰凉的溪水中,突然一声木头断裂的声音,把我吓得头皮发麻,只有老董和他的儿子小董,淡定的在桥的那端蹲着抽烟中。


我赶紧走过去,回头看了看,不知是我太重,还是下脚太用力,硬生生踩断了一根。幸好其他的木头还算结实,一行人避开了断木,有惊无险的过来了。


从有人居住的地方,到人迹罕至的地方,最大的不同,便是路越来越难走,沿着小溪走到最后,路已经完全没了踪影,这时,老董示意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。


魔都海拔几乎为0,而我们所在的溪谷地带,海拔也在500多米。高原反应,不存在的,但我们几个人,已经有些喘不过气来了。上次我感觉这么累,貌似是我刚办健身卡的时候。老董默默的抽完烟, 将烟头熄灭在溪水中,解下了系在腰间的开山刀。

“走,我们开路上山!”

“What?!”我们瞬间懵逼,“上山没路吗?”


“还真没路上去,得砍掉前面的树枝才能上山,”老董检查了一下手上这把用了20多年的开山刀,“后面的路你们要跟紧了,有人要休息的话,我们就全体停下来休息,绝对不能有人掉队。”

“这山上说不清的东西太多,而且还有猛兽,虽然是白天,但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。”


“猛兽。。。。”我们见到过的猛兽,都在电视里。我们赶紧起身紧跟老董。和电影里一样,我们一路劈荆斩棘,艰难的往前行进。


“董师傅。。。这山上有什么猛兽啊?”我气喘吁吁的问道。


“老虎、花豹什么的都有,”老董微微一笑,“不过你们也别害怕,通常这些野兽见到了人会先跑,它们不会和人打照面。”


我还没来得及松口气,突然左前方一个带着金属光泽的东西,吸引了我的注意。


“那是个火箭碎片,掉这里好多年了都。”老董不以为然的说道,刚我们几个还要死要活的人,突然打了鸡血似的,围上去对着那一块破钢板一阵咔咔咔,这下有发朋友圈的素材了。

拍完照,我们继续前进,此时虽然已经日上三竿,但在这茂盛的丛林里,抬起头也只能看到树叶间斑驳的阳光。没过多久,同行的摄影师阿黑说要休息一下,毕竟扛着单反三脚架爬山,不容易。


“大家都休息一下吧,”老董说道,“赶紧喝点水,吃点东西的,你们有带吃的吧。”我们点点头,掏出了昨晚上在小卖部买的沙琪玛、红牛等物。


“你们张个(怎么)就买点这些东西!这上山下山这么累人,这些根本不顶用啊。”老董边说边摇头。我们这大兴驴友的本质,瞬间被揭了老底。


“吃完了我们就赶紧走,到那边还有一段路呢,”老董不时抬头看太阳的方位,“再往前走走,你们应该可以看到另外一棵老树。”我们纷纷起身,跟随老董继续前进,前行不过半小时,我们来到一块裸露的巨石前,不知为何,别处旺盛的苔藓,唯独这块红色的巨石寸草不生。


在爬上巨石后,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今天的阳光,顺着老董手指的方向,我们看到了一棵巨树——一棵将近2000年的巨大红豆杉。不过那个并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,阿黑此刻却在懊悔没有带上长焦镜头,不能捕获这难得的美景。

所谓大兴驴友,不专业的装备、毫无经验,在这次实地考察中,我们已经吃了不少苦。然而我们有老董,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,上山前,老董就为我们每人做了一根简易的登山杖。眼见我们一个个累得不行,老董折了一个方向,把我们带到了护林员的休息点,说休息点,其实也就一张床,一张树床,这是一棵树心烂掉的大树,再加两块横着的木头,就组成了一张“床”,我轻轻躺了上去,直觉硬的生疼,“护林员这工作真不好做啊”我暗自说道。

这时,到前面探路的老董回来了,“快过来吃点猕猴桃和荔枝!”沙琪玛早就被消化了的我们,一听“猕猴桃”3个字,瞬间鸡冻了。天然生长的猕猴桃和荔枝,和平日超市里买到的区别很大,小,但是非常甜。

吃完这难得的山中野果,我们继续前进,这样走走停停的好一会,我们终于来到了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——海拔1535米,千年珙桐树下。


我们此行仓促,眼下已入深秋,错过了珙桐树最枝繁叶茂的观赏期,此刻的千年珙桐,呈现一个巨大的“山”字形,这一个古怪的外观,瞬间激发了众人的好奇。

走到树前,我们才发现,眼前的珙桐,其实是两棵,一大一小,大的这棵,便是我们的千年珙桐王。不愧是千年珙桐,树的样子就不一样,整个树木从约2米的地方,分叉出了两根巨大的树枝干,呈现了罕见的巨大V形。


而小的这棵,紧挨其旁,两棵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“山”形。

掏出卷尺测量后才知道,珙桐王直径1.7米有余,三人都无法合抱过来,至于高度,至少40米有余,树身爬满青苔,宛如一件绿色的外衣,帮原本略显萧瑟的大树,挽留着最后的春意。

我们捡起地上的树叶,拿在手中一番端详,不愧是珙桐王,比我这41码的旅游鞋,还足足长了一截。


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,我们左右开弓,围绕着两棵大树各种拍照,数据采集。老董和他的儿子也没有闲着,各种帮忙的。

根据老董多年的经验,这棵珙桐王,至少1500年以上,而边上那棵小珙桐,寿命也在500年以上,中国最长寿珙桐的新第一第二,就此刷新。

“来一趟不容易”这个想法始终萦绕在我们五人的脑海中,在老董的一再催促下,我们这才结束考察,开始返程。毕竟作为向导,老董脑子里想着的,是赶在天黑前下山。


我们一行人开始缓缓下山,还没走出去几米,我便狠狠的一跤摔在了地上,突然间,我感觉手抓到一个长长的硬物,拿起来一看,是一根筷子,一根腐朽严重的象牙筷子,依稀可见的花纹,告诉我这东西绝对有点来头,只是这个从哪来的?


我小心收好这半截筷子,和众人继续下山,“除了我们,还会有别人来这里吗?”我问老董,还没等老董说话,一路帮我们做挑夫的小董插嘴了,“除了我们这些个护林员,压根就不会有人来。”

老董看了儿子一眼,说道,“其实我昨天就一直想带你们去见一个人,但见你们一心想着珙桐,昨天也没来得及和你们说。”


“是什么人啊?”我问道。


“就是发现珙桐的人,他们那一族,好像对珙桐有着特殊的感情,”老董说道,“就是如果要去的话,我们需要绕个弯,可能要在他家借宿一个晚上了。”


发现珙桐的人?特殊的感情?那一族?


看来我们这次,来对地方了,不仅找到了珙桐,还能找到珙桐的历史和传说。

于是乎,我们即刻转向,直“奔”另一个方向。